当前位置:福建网 -> 国内

一八供应链:亚马逊重拳出击,多名卖家遭起诉

发布时间:2024-03-11   来源:网络   阅读:1729

对于卖家而言,侵权无小事,因为一旦触碰,其结果轻则导致产品下架,重则还将导致资金被冻结,账号被封禁等。

一直以来,亚马逊在打击侵权行为上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近期,亚马逊再次联手品牌方,对涉嫌侵权的卖家提起了诉讼。

亚马逊联合品牌起诉多名卖家据外媒报道,近段时间,亚马逊假冒犯罪部门(CCU)联合宝马集团对四名销售假冒零配件的卖家发起了起诉。这四名卖家试图销售假冒配件,例如阀门盖、徽章和钥匙扣等,这侵犯了宝马集团注册的商标,同时违反了平台的反假冒政策。

 /图源:亚马逊

根据亚马逊反假冒政策内容显示,亚马逊出售的产品必须是正品,严禁销售非正品产品。不遵守这项政策将导致销售权限被关闭、资金被扣留,储存在亚马逊仓库的库存被处理等。

遵循这一政策,亚马逊也关闭了被起诉卖家的销售账户,并删除了与之相关的产品链接,还对受影响的卖家进行了退款。据了解,这是亚马逊在西班牙发起的首例此类型的诉讼,但在其他地区亚马逊早已是“身经百战”。

为了保护客户、品牌、销售伙伴以及自家商店免受假冒商品的侵害,亚马逊在2020年成立了专门打击假冒行为的部门——打击假冒犯罪部门(CCU)。该部门通过和品牌商、地方执法机关的合作,多次开展打击制假、售假的突袭行动。去年3月份,借助亚马逊提供的情报,亚马逊团队成员和国内公安机关共同突袭了5个大型假冒汽车配件制造地点。查获超过30个汽车品牌的40000多件假冒汽车零部件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汽车标志贴纸。

去年5月,亚马逊与伦敦警察知识产权犯罪小组(PIPCU)以及牙刷制造商飞利浦公司(Sonicare)合作,在英国境内打击多个试图制造并销售假冒电动牙刷的团伙,查获上万支假冒牙刷刷头。

随着平台整治售假行为的深入,亚马逊已经投入了超过12亿美元,精心组建了一支由1.5万人组成的专业打假队伍。据了解,这支队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等地,在过去一年内已经对超过1300个涉嫌违规的卖家进行了起诉或举报。恶意侵权投诉频发亚马逊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的“零容忍”,却成为了部分不良卖家,打压竞争对手,伤害同行的武器。

针对商家品牌保护,亚马逊提供了一个违规举报的窗口,卖家可以对侵犯自己品牌版权的店铺或链接发起举报。但有的卖家却利用这样的窗口,提交了大量虚假的侵权投诉,而目的就是想通过虚假的版权索赔让同行的商品被平台下架。

去年,亚马逊也首次针对存在这样行为的卖家提起了诉讼。据亚马逊称,这些不良行为者除了滥用亚马逊的申诉系统,还创建了大量虚假、一次性的网站,然后通过搬运竞争对手的店铺商品和详情页,制造虚假的侵权证据。还有一些卖家通过“抢注”,让原创卖家苦受侵权煎熬。以“Sidesk”这一注册名为例,该卖家被亚马逊指控通过欺诈手段,在原创卖家之前抢先申请商标,并因此得以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计划。这样一来,该原创卖家后续上架的产品都可能面临侵权的指控。

收到商品真伪买家投诉怎样办?收到商品真伪买家投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本身就是假冒商品,但商品详情页面上包含误导性内容;二是商品的某部分不属于原厂/原包装,导致买家误以为收到假冒商品。

这个时候卖家有两种申诉选择,“承认违规”或者“不承认违规”。如果承认违规,则要注意停止销售该违规产品,如果继续售卖,则将导致违规升级,最终导致账户停用风险;如果不承认违规,则需要提供充分的解释,说明违规不存在或被错误标记为违规。

如果卖家认为有关其商品状况或描述的投诉不合理或收到的违规是错误的,则需要在申诉时描述发现此问题的过程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例如,发现该投诉由卖家在亚马逊上的竞争对手提出)。除此之外,卖家还需提供违规ASIN过去365天内的有效增值税发票。对于卖家而言,在保障产品质量并不侵犯他人版权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勿踩平台红线,合规运营市场。